礪儒講壇(第十九場)
【題目】中國關鍵核心技術測度——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
【時間】11月16日(星期四)15:30
【地點】文三棟MBA教育中心415室
【主講人】陳釗 教授
【主持人】劉愿 教授
【主辦單位】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
【承辦單位】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經濟與管理學院
【內容】
為了更客觀全面地掌握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技術狀況,本文利用機器學習方法對中國海關進口中間品中的關鍵核心技術產品進行了系統識別。我們也由此得以發現中國關鍵核心技術的以下幾大特征:(1)行業內的不同細分領域呈現復雜多樣的動態變化,機遇與挑戰并存;(2)外資企業始終是中國關鍵核心技術產品進口與出口的主體;(3)內資企業中,民營企業是關鍵核心技術產品進口與出口的主體,且其重要性日益凸顯;(4)東部沿海地區因較高的外資占比成為中國關鍵核心技術產品進出口的主要分布地,而深圳則依靠民營企業位居中國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出口的首位城市。進一步的機制分析表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不僅能夠直接通過外資企業進口更多的關鍵核心技術產品,也有利于通過技術溢出擴大民營企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出口。本文研究表明,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依靠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將是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關鍵所在。
【主講人簡介】
陳釗,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2007),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13),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2013)。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China Centre for Economic Studies, CCES)常務副主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學位分委會委員、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他目前擔任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副主編(2019-2022),《世界經濟文匯》編輯,曾任世界銀行咨詢專家,曾任日本關西大學客座研究員、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也曾以英國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法國圖盧茲一大產業經濟研究所(IDEI)高級訪問學者、聯合國大學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UNU-WIDER)訪問學者等身份訪學于國際研究機構。
陳釗教授主要從事《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的教學工作,在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慕課)以及超星爾雅通知課平臺開設《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信息、激勵與政策》。出版的教材《微觀經濟學》更新至第二版并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材《信息與激勵經濟學》更新至第三版并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曾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二等獎9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4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項目、教育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陳釗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問題(應用微觀)的研究,主要研究興趣涉及的學科領域包括:發展經濟學(城鄉與區域發展、戶籍制度及其影響、不平等問題)、產業經濟學(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研發創新政策、環境規制)、國際經濟學(跨國資本流動)。其學術論文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經濟學(季刊)》等國內權威期刊,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Manchester School,Pacific Economic Review,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等國際學術期刊。著有:《邁向社會和諧的城鄉發展:戶籍制度的影響及改革》(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Toward Balanced Growth with Economic Agglomeration: Empirical Studies of China's Urban-Rural and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Springer, 2016)、《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國城鄉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證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