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科研育苗第7-8期活動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科研育苗第7期活動
2023年5月25日晚19:30-20:30,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第7期科研育苗活動在教學樓4-302教室舉行。本次活動由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陳云老師主持,主要內容為師生共研選題介紹,以及育苗活動后續工作安排。國際經濟與貿易科研育苗團隊成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四個年級部分學生)、本系教師共15人參與會議。
本次主要內容分為兩部分:其一,陳云老師與林秀麗老師介紹初步擬定的師生共研課題,以及在該課題下可能形成的學術論文選題。其二,陳云老師帶領大家回顧科研育苗活動開展情況,展望后續可能開展的一些育苗活動形式。陳云老師建議同學們根據師生共研課題形成論文寫作小組,逐步從文獻閱讀進入到論文寫作,大一大二的學生可以先嘗試綜述性論文寫作,大三的學生可以嘗試實證類論文寫作。
本次線下討論同學們收獲頗豐,在會后也積極與老師和師兄師姐進行了交流溝通。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科研育苗活動第8期活動
2023年6月1日晚19:30-21:00,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第8期科研育苗活動在線上騰訊會議舉行。本次活動由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陳云老師主持,主要內容為國貿科研育苗的兩組成員分享兩篇英文文獻。國際經濟與貿易科研育苗團隊成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一大二學生)以及本系教師林秀麗老師共13人線上全程參與會議。
本次活動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林韻青,黃麗娜,胡燕嫻同學分享文獻“Knowledge diffusion, trade and innovation across countries and sector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22)
第二部分由全麗詩,凌昊峰,陳均揚、黎謹琿同學分享文獻“Trade, Migration, and Productivity: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AER2019)
兩組同學分享結束后由陳云老師點評、簡要講解論文內容以及針對部分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同學們吸取經驗,對兩篇文獻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本學期科研育苗活動匯總表:
論文 | 分享人 | |
2023.3.16 | 人民幣匯率變動、企業創新與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經濟研究》2022.3 | 陳云 |
2023.3.23 | 地緣經濟因素的貿易效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證據,《經濟研究》2022.9 | 林思淇,全麗詩,凌昊峰,陳均楊,馬浩宸,林雋樺 |
2023.4.6 | RCEP 的貿易和福利效應:基于全球價值鏈的考察,《經濟研究》2022.8 | 周恒菲,張馨月,呂倩嵐 |
RCEP、全球價值鏈與異質性消費者貿易利益,《經濟研究》2022.3 | 石夢玲,陳韻華,黃穎歆 | |
2023.4.13 | 線下討論(科研選題及科研競賽分享) | 陳云、黃儲坤、王星 |
2023.4.27 | LESSONS FROM U.S.-CHINA TRADE RELATIONS,NBER2022 | 陳云 |
非關稅壁壘對中國進口多元化的影響,《世界經濟》2022.10 | 陳好,吳盈盈,葉晴 | |
2023.5.11 | Better, faster, stronger: Global innov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22 | 何睿,黃家惠,梁嘉雯 |
負責任的國際投資:ESG與中國OFDI,《經濟研究》,2022.3 | 李佩娟,賴潔瑩,凌鑭 | |
2023.5.25 | 線下討論(師生共研課題及后續計劃) | 林秀麗、陳云 |
2023.6.1 | Knowledge diffusion, trade and innovation across countries and sector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22 | 林韻青,黃麗娜,胡燕嫻 |
Trade, Migration, and Productivity: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AER2019 | 全麗詩,凌昊峰,陳均楊,孔令曦,黎謹琿 |
撰稿:馬浩宸、全麗詩
攝影:石夢玲、陳均揚
初審:石夢玲
復審:陳云
終審:林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