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經管學術講座第439期(經濟)
【題目】農業帝國下現代精英的出現:中國近代科舉廢除與人才再配置
【時間】5月22日(周一)14:30
【地點】文二棟536會議室
【主講人】李嘉楠 副教授
【主持人】劉愿 教授
【摘要】
人才配置(Talent allocation)制度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是落后封閉的國家,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近代中國在科舉廢除之后,傳統進入仕途的科舉功名被西式教育文憑所替代,極大鼓勵了精英學子將學習內容從傳統儒家經典配置向現代科學知識,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轉型,為我們理解人才配置的重要性提供了獨特的歷史環境。在因果識別檢驗中,我們利用科舉廢除作為人才配置轉變的外生沖擊,從歷史文檔中手動整理并分析262個府1865-1900年出生的13101位精英簡歷數據,涉及科研教育、醫學、司法、工商業、文化文藝、行政和軍事等領域。研究發現,科舉廢除后,擁有更高科舉考試優勢的地方產生了更多從事現代化職業的精英,并產生了更多的現代學科領域先驅。在考慮了潛在的測量誤差和遺漏變量、洋務運動、傳統職業精英、其他外生沖擊等因素后,以上結論依然穩健。在機制部分,我們討論并檢驗新式教育推廣、留學經歷和學習現代化學科的影響。我們的研究發現為理解人才配置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如何從封閉的農業社會逐步吸收并建立現代知識體系提供了新的歷史證據。
【主講人簡介】
李嘉楠,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和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經濟學博士,福建省高層次引進人才、福建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面上項目主持人。研究領域為經濟史、國際貿易和發展經濟學等。先后在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World Economy、《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