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申報廣東金融學會發布第十二屆廣東省優秀金融科研成果評選活動的通知
各文科單位:
根據《廣東金融學會關千開展第十二屆廣東省優秀金融科研成果評選活動的通知》要求,現將組織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廣東省優秀金融科研成果評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和國家 關于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方針、政策,堅持公平、公正、 公開的原則,推動金融理論研究與金融改革創新實踐的有機結合。
二、評選條件
(一)基本條件
1.理論上有創新和獨到見解、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現實意義,或在金融管理和服務工作中發揮了較大影響。
2.結構嚴謹、觀點鮮明、論據充分、材料翔實、語言通暢、文字精煉。
3.申請人應為參評成果的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 工作單位或學習地點應在廠東省內,與人可報獨著及本人為第 一作 者的合著成果各1項。
(二)成果類型
1.金融學術論文
國內中文期刊、報紙公開發表的金融專業學術論文。
2.金融研究報告
國內中文期刊、 報紙公開發表或被論文集收錄的金融研究報告;在內部刊物上發表、或雖未發表但對決策和實際工作 產生較大影響的金融主題研究報告(需附佐證材料)。
3.金融著作
國內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個人或集體創作的金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著、 教科書(論文集除外),以及金融業機構編纂使用的金融業務培訓教材。
(三)時間范圍
參評成果應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期間發表、 出版或成文。
參評成果評選時間確定:在報刊上發表的論文、研究報告,以第一次刊登時間為準;未發表的研究報告以第一次報送時間為準;著作以第一次出版時間為準。
三、評審程序
(一)推薦
各單位組織本單位參評成果的篩選, 并向學會秘書處推 薦(推薦名額詳見附件)。
(二)初審
學會秘書處按照有關要求對參評材料進行初審。
(三)評審
召開專家評審會, 采用匿名評審方式對通過初審的成果 進行評審,產生第十二屆廣東省優秀金融科研成果提名獎項。
(四)公示
學會秘書處將提名獎項通過廣東金融學會微信公眾號進 行為期兩周的公示。
(五)結果發布
公示期過后評審結果正式生效, 學會將正式發文通知各 會員單位及相關單位, 并通過廣東金融學會微信公眾號同步 推送, 對獲獎成果頒發證書和獎金。
四、 獎項設置
廣東省優秀金融科研成果獎分為學術論文、 研究報告、 著作三類, 拜類設 一、二、 三等獎, 向獲獎優秀成果的作者 頒發證書及獎金。 其中, 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5篇、 二等獎10篇、 三等獎20篇;優秀研究報告一等獎5篇、 二等獎10篇、 三等獎20篇;優秀著作一等獎1部、 二等獎2部, 三等 獎3部。
對組織參加評選活動工作扎實、 金融科研成績突出的地
市金融學會和金融機構, 本會將發文向全省金融系統通報。
五、 參評材料
(一)材料要求
申請人應根據實際情況填報相應評選申請表(見附件1-3, 可從《南方金融》官網www.nfjr.gd. en "新聞動態”欄目下載),用A4紙打印。
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須提交正式刊載成果署名版、匿名版(隱去巳刊載成果的作者姓名和單位等個人信息)。
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須提交成果署名版、匿名版以及報送情況、采納證明或領導批件;成果正文格式要求為仿宋字體、小三字號、單倍行距、A4紙雙面打印。
公開出版的著作須提交巳出版作品。
(二)紙質材料
論文類成果署名版和匿名版各1份,按照《評選申請表》、 刊物封面、 目錄、 版權頁、 正文的順序裝訂。 若成果收錄在論文集, 按照《評選申請表》、 論文集封面、版權頁、目錄、正文的順序裝訂。
研究報告類成果署名版和匿名版各1份,按照 《評選申請表》、正文、報送情況、采納證明或領導批件的順序裝訂。若成果收錄在論文集,按照《評選申請表》、論文集封面、版權頁、目錄、正文的順序裝訂。
著作類成果1份, 按照《評選申請表》、封面、 版權頁、目錄的順序裝訂。 著作須提交10 本。
(三)電子材料
1.申請人須提交所有紙質材料的電子文本(署名版、匿名版各1份),并依照紙質材料裝訂順序編號;著作可不提交正文。
2.申請人應將匿名版、署名版電子材料分別制成2個壓縮文件包, 文件包命名格式為:姓名+成果類型(論文/研究報告/著作)+成果名稱+匿名版/署名版。
六、相關要求
申報人請于2022年11月12日前完成材料提交,所有參評材料原則上不予退還。
電子版材料提交:chenxihong@m.scnu.edu.cn
紙質材料送交:社科處行政樓303室
聯系人及電話:陳老師 85215763
附:廣東金融學會秘書處聯系人:歐麗妹, 020-81322548; 1323234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