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遴選認定工作的通知
各學院、各有關單位: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遴選推薦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通知》精神,學校擬開展五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遴選推薦工作。本通知僅涉及“線上一流課程”、“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等四類課程的申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申報相關事項將另文通知。現將四類課程申報有關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數量及類別
根據教育部通知,本年度全國計劃遴選認定國家級一流課程約4800門,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000門、“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共3800門。省教育廳根據學校類型、學校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入選數、省一流本科課程入選數等因素綜合確定各校推薦限額。我校推薦限額為四類課程共38門,其中線上課程11門,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和社會實踐課程共27門。同時要求線下、線上線下混合、社會實踐課程推薦比例大致維持在5.5:3.5:1。
因省廳要求線下、線上線下混合、線上、社會實踐等四類課程原則上須從業已認定公布的省一流本科課程(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推薦。為保證推薦課程質量和數量,學校擬對各學院推薦課程不限項,但學院推薦課程時,要特別注意線下、線上線下混合、社會實踐課程要按照省廳要求的比例推薦。
二、申報推薦基本要求
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依照《“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規定開展課程推薦認定工作。
申報推薦課程須為普通本科高校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且設置學分的本科課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通識課等獨立設置的本科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等。
申報推薦課程須于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在同類課程中具有鮮明特色、良好的教學效果,并承諾入選后將持續改進。此前參加過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但未通過認定的課程,須經進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薦之后至少經過一個完整教學周期的改革實踐方可申報。在2020年春季學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授課的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如符合教改設計理念并取得預期效果,可視為完成一個教學周期。
課程可由主講教師個人申報或團隊負責人牽頭申報。課程主講教師、課程團隊主要成員只能參與申報一門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負責人(或主講教師)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造詣。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5年內講授該課程教師,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參與申報課程的所有團隊成員均須由其所在學校(或工作單位)校級黨委或相當級別黨組織出具政治審查意見。
特別說明:對于大家特別關心的申報資格兩個問題,我們咨詢了教育部相關工作人員,說明如下:
1.關于往年已經獲認定的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是否能申報其他類型的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問題。在通知中雖然沒有明確限制,但評審中,將會傾向于不重復的課程。
2.關于課程負責人職稱問題。在通知沒有對各類課程負責人的職稱做出明確限制,但有要求“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造詣”。
請各單位靈活把握,推薦有競爭力的課程。
三、申報推薦原則
(一)質量為本。進一步優化一流課程結構,鼓勵圍繞重點領域申報滿足人才培養迫切需求的課程,注重健全和完善具有示范推廣價值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嚴格遴選標準,重點考查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嚴把政治關、學術關、質量關,堅持優中選優、寧缺勿濫,確保認定課程經得住檢驗。
(二)分類推薦。線上課程應突出優質、開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學支持服務;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課制宜,強調課程內容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新,并具有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
(三)注重實效。注重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改革;關注創新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情況,以及使用新型教學方式方法取得的學習成效。
(四)廣泛參與。鼓勵一線教師積極參與一流課程建設,主動對接國家、區域、行業人才培養需求,積極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優質的教學資源以及創新性教學方式方法應用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四、申報推薦條件
(一)線上課程
課程范圍:
1.申報課程須經過 2 個學期或教學周期實踐檢驗,且具有可追溯的學生在線學習記錄。為推動課程持續完善、提升質量,確保每期課程有修改完善時間和完整的教學周期,申報課程第一期上線開課時間不得晚于 2020 年 7 月 31 日。
2.申報課程開設平臺為境外平臺的,須先在國內公開課程平臺完成至少一期教學活動。在愛課程國際平臺及學堂在線國際版上的課程,與國內平臺上的同一課程相比,除語言不同外,內容和形式有較大差異的,可以單獨申報。已經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的,更換開課平臺后不再參加認定。
3.不具備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特征的課程,如視頻公開課和資源共享課,僅對本校或少數高校學生開放的小規模專屬在線課程(SPOC)和應用于非全日制學生的網絡教育課程,以及無完整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的在線課程等,不在認定范圍。
申報條件:
1.課程負責人須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申報的團隊主要成員須為平臺顯示授課教師。
2.課程具有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特征:開放、共享,有必要的教學支持服務。課程構建體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 深度融合的課程結構和教學組織模式,課程知識體系科學,資源配置、考核評價方式合理,適合在線學習和混合式教學應用。課程定位準確,特色鮮明,在授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與往年認定的同類課程有明顯差別。無危害國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適宜網絡公開傳播的內容,無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內容。
3.通過課程平臺,課程提供在線測驗、作業、考試、答疑、討論等教學活動,教學團隊及時開展在線指導與測評, 按時評定成績。各項教學活動完整、有效,按計劃實施。學習者在線學習響應度高,師生互動充分,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互動交流和自主式與協作式學習。
4.在高校和社會學習者中共享范圍廣,應用模式多樣,應用效果好,社會影響大,示范引領性強。
5.課程平臺須按照《中國互聯網管理條例》等規定,完成有關的備案和審批手續,須至少獲得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二級認證。平臺運行安全穩定暢通,課程在線教學支持服 務高效。同時,須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備專業人員進行課程審查、教學服務管理和安全保障,確保上線課程內容和制作技術規范,適合網絡傳播。
(二)線下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社會實踐課程
1.申報課程須滿足《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 號)文件要求的推薦條件。課程申報信息應與學校教務系統保持一致。
2.相比傳統面授課程,線下課程應在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上與時俱進,注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鼓勵線下課程充分總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成果,有效運用智慧教室以及線上優質資源開展教學改革。
3.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應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 (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合理分配學時,有效利用線上優質資源,并結合線上線下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應具有可追溯的學生在線學習記錄。學校應有政策的支持,并在教學管理制度中保障和體現。
4.社會實踐課程應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非實習、非實訓課程,配備理論指導教師,具有穩定的實踐基地,學生 70% 以上學時深入基層。鼓勵通過“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等活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要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五、材料要求
各學院須對照教育部有關要求,嚴格開展院內課程遴選推薦工作,擬推薦課程必須院內公示3天,公示無異議后,推薦至學校,所推課程要按照課程質量高低進行綜合排序。
請各學院于2021年5月10日(周一)前提交如下推薦材料:
1.電子材料:
(1)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推薦匯總表(附件5);
(2)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書(附件1-4,格式為WORD版本,文件命名格式為:XX學校-XX學院-XX課程-申報書.doc,申報書需填寫完整);
(3)申報書附件材料(每門課程設立一個文件夾,文件命名格式為:XX學校-XX學院-XX課程-附件材料,所需提供附件材料及文件要求詳見申報書“附件材料清單”,并附校內評選專家推薦意見(附件6,需由課程申報人填寫好));
(4)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要求提供“最近一學期學生評教結果統計”和“最近一次學校對課堂教學評價”。此處“學校對課堂教學評價”請使用聽課表(見附件7。請打印聽課表,用黑色油性筆填寫好,找學院督導或學術分委員會成員簽字,聽課表授課時間請填寫所涉及課程2020年正常上課的日期),做好后掃描成電子版。“學生評教情況”請用學校教務管理系統截圖。
(5)四類課程都必須提供“課程團隊成員和課程內容政治審查意見”、“課程內容學術性評價意見”(參照附件8-9,需由課程申報人填寫好);線上一流課程還需提交課程數據信息表(見附件1附表:如果課程放在愛課程平臺,可由教務處聯系平臺統一提供,如果課程放在其他平臺,請自行聯系平臺提供)。
(6)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還需提交10分鐘說課視頻和1節課堂實錄教學(課堂或實踐)視頻。
所有附件材料中涉及到需要教務處蓋章的材料,暫不提交教務處蓋章版本,待評審結束獲得推薦資格后,統一組織相關材料提交和蓋章。因申報材料含視頻文件,郵件傳送不方便,請用U盤拷貝交至教研科。
2.紙質材料:包括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推薦匯總表(附件5,需加蓋學院公章)、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備案表(附件10,需課程負責人簽字)和“課程團隊成員和課程內容政治審查意見”(附件8,需加蓋課程負責人所在單位黨委公章)。
逾期申報不予受理。
六、組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學院要高度重視本次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申報、推薦等組織工作,規范評價、遴選工作程序,確保課程質量。
2.嚴把質量關。各學院對申報推薦課程的內容、教學活動和所有材料進行全面核查,對課程團隊以及課程政治性、合法性、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把關。
3.嚴格工作紀律。各學院要嚴格按照推薦遴選條件和程序組織推薦工作。對在工作中存在嚴重失職瀆職或弄虛作假、謀求私利、收受賄賂、違法違紀等行為的,將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七、其他事項
(一)在認定工作中,對于涉嫌違規行為的,一經發現并核實,一律取消參評資格。對課程團隊成員存在師德師風問題、學術不端問題、五年內出現過重大教學事故,課程內容存在思想性科學性問題的,實行一票否決。
(二)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課程,自認定結果公布之日起,應按照各類課程要求開放共享或持續建設不少于5年。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課程繼續建設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課程,將取消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資格。
(三)各學院要統籌本校教學工作相關經費,對獲評的一流課程予以持續支持,確保課程后續更新和完善,推動和深化課程教學應用,注重積累先進教學經驗和成果,充分發揮一流課程在教學改革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四)各學院要充分認識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推動教師全員參與課程理念創新、內容創新和模式創新,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八、相關聯系方式
工作聯系人:彭惠芳,電話:020-85211096,郵箱:scnujyk@126.com。為方便工作聯系,請申報課程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及時加入“國家級一流課程申報工作群”(qq群號:668364902)
附件:1.線上課程申報書
2.線下課程申報書
3.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申報書
4.社會實踐課程申報書
5.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推薦匯總表
6.專家評審意見表
7.聽課表模板
8.課程團隊成員和課程內容政治審查意見模板
9.課程內容學術評價意見模板
10.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備案表
11.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供參考)
12.國家一流課程評審標準(供參考)
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遴選認定工作的通知(教學﹝2021﹞ 25 號) 2021.4.29(1).rar
教務處
202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