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經濟學專業電子白皮書
一、基本情況
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經濟學專業歷史悠久,1953年設置教研室,1987年成立經濟學系;連續三期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是廣東省最早具有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經濟學專業;2004年建成廣東省名牌專業;2010年獲批國家特色專業;2013年綜合改革試點獲省教育廳立項;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二、專業定位
以培養具有寬厚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且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通過高強度的理論和技能訓練,構筑雄厚的理論功底、塑造創新進取的人格;通過專業實驗、專業實踐、專業實習和組織學生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實 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為“雙一流”大學、高水平研究機構輸送優秀的學術后備人才;為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及全國金融機構、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提供適應數字經濟時代要求,能夠從事經濟分析、經濟預測和經濟規劃工作,同時,具備向經濟工作相關領域擴展滲透能力的高素質經濟管理人才。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畢業生經過五年左右的工作實踐,能夠:
1. 解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管理或社會事務中的實際問題,成為具備數據分析能力、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的經濟管理者;
2. 在快速變革的經濟和技術環境中,堅持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相關的行業團體和學術團體,緊密跟蹤相關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技術進展,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
3. 倡導高水準社會道德,主動承擔對家庭、合作伙伴、社會、國家和世界的責任。
四、培養規格
1.學制:學制4年,學習期限3-8年。
2.畢業學分與非正式課程學時時:正式課程153學分+非正式課程40小時。 3.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五、畢業要求
圍繞學校提出“學習、審思、創新、自主、合作、擔當”六大素養,經濟學專業的畢業要求如下:
1. 系統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研究方法、經濟運行規律和經濟指標的內在聯系,深刻理解當代中國經濟制度及企業制度,了解全球經濟運行方式。 2. 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具備獨立的數據收集、整理、定量分析能力,能夠使用專業數據庫及使用大數據技術從互聯網中爬取數據,展開量化研究。 3. 熟悉與理論研究和實際業務工作相關的會計學、企業管理、組織行為、經濟法知識,了解人文學科、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知識,具有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4. 具有國際化視野,具備國際貿易與國際結算知識和實操能力,了解國際企業管理相關知識。
5. 具有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不斷接受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迎接新挑戰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6. 具有持續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7. 具有較強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獨立完成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經濟應用文的撰寫。
8. 熟練掌握1門外語,具備較強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 9. 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10. 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11.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12. 主動承擔對家庭、單位、社會、國家和世界的責任,積極履行公民義務,建設性地參與社會事務。
六、課程體系
1. 課程體系總體框架
課程 系列 | 課程類型 | 課程性質 | 學分 | 占畢業總學分比例 | 學時 | 占畢業總學時比例 | 周數 | 小時 | |
正式 課程 | 通識教育 | 必修 | 32.5 | 21.2% | 800 | 32.5% | 2.5W | ||
選修 | 10 | 6.5% | 160 | 6.5% | |||||
大類教育 | 必修 | 30 | 19.6% | 480 | 19.5% | ||||
專業教育 | 必修 | 60.5 | 39.5% | 768 | 31.2% | 16W | |||
選修 | 20 | 13.1% | 320 | 13.0% | |||||
非正式課程 | 40H | ||||||||
合計 | 153 | 100% | 2528 | 103% | 18.5W | 40H |
2. 核心課程
(1)大類教育課程
高等數學(II-1)、高等數學(II-2)、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管理學原理、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原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2)專業必修課程(含實踐教學)
中高級微觀經濟學、中高級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資本論》選讀、經濟應用文寫作、經濟思想史、數字經濟概論、經濟史、當代中國經濟、經濟法學、統計分析軟件、實驗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與模擬、社會經濟調查、創新創業實踐、創業學
(3)專業選修課
金融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學、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稅法、風險投資、經濟預測與決策、區塊鏈經濟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電子商務、數據挖掘
七、師資隊伍
經濟學專業有一個穩定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人,教授9人,副教授7人,講師1人。其中,珠江學者1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6人;生師比為16.3。
八、學生培養情況
1. 2020年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升學)情況
年份 | 畢業生 人數 | 境內升學 人數 | 境外升學 人數 | 就業人數 | 自主創業 人數 |
2020年 | 77 | 17 | 12 | 48 | 0 |
2. 2019-2020年經濟學專業學生獲得省級及以上的獎勵和支持情況
序號 | 項目名稱 | 所獲獎勵或支持名稱 | 時間 | 等級 | 授予部門 |
1 | 青藍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 優勝獎 | 2019.12 | 省級 | 廣州市番禺區政府 |
2 | 廣東“眾創杯”創新創業大賽 | 優勝獎 | 2019.11 | 省級 |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
3 |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 | 優勝獎 | 2019.09 | 省級 | 教育部 |
4 | 第八屆全國高校模擬集體談判大賽 | 一等獎 | 2019.10 | 省級 |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 |
5 | 第二屆廣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 | 二等獎 | 2020.12 | 省級 | 廣東省數學會 |
6 | 第三屆“泰迪杯”數據分析職業技能大賽 | 二等獎 | 2020.12 | 省級 | 廣東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
7 | 第十屆APMCM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 | 三等獎 | 2020.5 | 省級 | 北京圖像圖形學會 |
8 | 廣東“眾創杯”創新創業大賽 | 優勝獎 | 2020.11 | 省級 |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
9 |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 | 銀獎 | 2019.08 | 省級 | 教育部 |
10 |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 銅獎 | 2020.12 | 國家級 | 教育部 |
11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廣東省分賽 | 優勝獎 | 2020.2 | 省級 | 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
12 | “新時代、新作為”——立志 修身 博學 報國 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 一等獎 | 2020.6 | 省級 | 廣東省教育廳 |
13 | 粵港澳大灣區杯金融建模 | 一等獎 | 2020.12 | 省級 | 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
14 | 第十屆APMCM亞太地區數學建模競賽競賽 | 三等獎 | 2020.5 | 省級 | 北京圖像圖形學會 |
15 | 第五屆數維杯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一等獎 | 2020.5 | 省級 | 內蒙古創新學會 |
16 | 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 | 二等獎 | 2020.6 | 國家級 | 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 |
17 | 五一數學建模競賽 | 二等獎 | 2020.6 | 省級 | 江蘇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 |
18 |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三等獎 | 2020 | 省級 | 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 |
19 |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 | 三等獎 | 2020 | 省級 | 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
20 | 廣州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 三等獎 | 2020.6 | 省級 |
注:數據填報口徑為2019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