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林建浩副教授主講華師經管學術講座第398期
為持續營造我院良好學術氛圍,持續提升師生學術科研水平,我院連洪泉副教授誠邀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林建浩副教授于2021年12月23日(周四)14:30-16:00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精彩的題為《社會流動性與創新:機制分析與中國證據》的學術講座。
林建浩副教授是中山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央行溝通與預期管理;創新政策;文化與經濟行為。研究成果發表于《經濟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統計研究》以及《經濟學(季刊)》等權威期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
林建浩副教授首先詳細介紹了研究背景:科技創新已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是確立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圍繞創新推動改革,不僅需要著力于與創新直接相關的制度設計和政策支持,更需要關注支撐創新的社會環境。代際流動性是一個地區社會流動性的核心,代表著該地區的社會公平尤其是機會公平程度。以此為研究視角,林建浩副教授討論了社會流動性對創新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社會流動性顯著促進城市的創新產出。一方面,高社會流動性能夠吸引各類勞動力遷入而增加人口的多樣性,其中的高技能移民更是直接提升人力資本,人口多樣性和高技能人力資本都有助于促進創新;另一方面,高社會流動性意味著更加開放的機會結構,鼓勵個體競爭和冒險,從而釋放企業家精神以推動創新。除此之外,社會流動性還可能影響那些鼓勵創新的制度和政策的效果,以設立國家高新區這一政策為例,社會流動性起到了重要調節作用。研究表明,社會流動性不僅事關階層固化和社會穩定,更影響了創新的未來大計,提升社會流動性也應納入促進創新的政策體系之中。
連洪泉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講座,來自校內外的90多名師生在線參加了講座。我院師生同林建浩副教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