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獻禮|經濟與管理學院青年學子采訪七位黨齡50年以上的老黨員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經濟與管理學院以建院20周年慶為契機,深入挖掘黨史校史院史,組織一批青年學生對學院7名黨齡超過50年的退休教師上門采訪。青年學子在與老黨員的交流中聆聽故事、學習歷史,從教師們的事跡中汲取精神力量、激發愛黨愛校愛院情懷。
丁家樹老師 黨齡67年
丁家樹老師于1954年12月3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黨齡67年。他提到,與他同年代的黨員入黨目標很明確,完全不考慮升官發財,單純想要為人民服務。他強調,黨員不應將入黨功利化,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入黨。
“我這幾十年下來,工作盡力做了,平平凡凡,也就是這樣了。正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不是天才,干不了什么大事,但是我盡力去做事了,就足夠了。”從入黨到現在,從小事到大事,從廣州到中國,從中國到國際,丁老師認真地與志愿者們分享他印象深刻的事情,青年學生從中深刻領悟黨的領導的重要性,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如今的中國。
鄒柏松老師與郭葆玿老師
黨齡65年和63年
黨齡分別為65年和63年的鄒柏松老師與郭葆玿老師是一對神仙眷侶。1984年,鄒老師與其他老師共同向國家教委申請設立經濟管理專業,我校因此成為廣東首個設立經濟管理專業的學校。
兩位老師神采奕奕、容光煥發,始終秉承教書育人的信念,認為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強調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健康是第一”郭老師說“不管怎么忙,都要鍛煉身體”;建議我們多多參加社團工作,要懂得組織與領導工作,要從中學習、鍛煉自己、提高自己。
石祥記老師 黨齡63年
石祥記老師在我校任教33年,黨齡63年。石老師為人師表、和藹可親,深受學生喜愛。對他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工作經歷是擔任中文系輔導員。當時,畢業生畢業前要經過整頓教育,石老師與一百多個畢業生逐一進行面對面交流,一個不落地給予思想引導,同吃同住,亦師亦友,關系融洽,最終一百多個畢業生都順利畢業。
石老師認為,青年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最關鍵要站穩立場,明確初心。青年人要清楚了解、把握黨情,要有強烈向黨靠近的憧憬,入黨的動機和目的都要明確,不可抱功利主義想法。“一定要堅持人民至上的初心,切切實實地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他強調, 當代青年終要從先輩手上接過接力棒,要擔當起歷史責任與時代使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一份力量。
董伍倫老師 黨齡55年
董伍倫老師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畢業于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數學專業。為響應宣傳馬列主義號召,他自愿到政治經濟學專業進行研究授課。1987年我校創辦經濟管理本科專業,董老師也將研究方向轉為企業管理,隨后便致力于企業管理研究。董老師說:“翻山越嶺去粵北,乘風破浪去海南,服從黨的分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老一輩黨員甘于奉獻的高尚精神煜煜生輝。
從事教育多年,董老師亦是桃李滿天下。學生學有所成,日后能成就一番事業是最令董老師欣慰的事。有兩件事讓董老師感慨萬千:曾有學生誤以為他生病入院,急忙致電問候;從政的學生半夜打電話傾訴仕途不順。學生對自己這般信任,董老師道:“今生無悔!”
凌莫育老師 黨齡50年
凌莫育老師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凌老師自幼受黨的革命傳統教育的熏陶,切身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他深受第一代革命領導人高尚品質的鼓舞,并認為青年人入黨是自己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接受黨的教育,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理論水平。他剛入大學時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接到組織批準入黨通知時,他激動得徹夜難眠。
大學畢業后,凌老師留在母校教書育人。回憶教書的年代,他表示,當時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如今國家的繁榮穩定已是有目共睹,華師各校區各方面條件也在不斷優化。作為時代飛速發展的親歷者,凌老師始終心存感激,他寄語同學們,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緊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心存感恩,力求具備建設祖國的能力。
彭進老師 黨齡50年
彭進老師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彭老師被保送至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政治管理系,畢業后留校任教;2000年,經濟與管理學院正式成立,彭老師當選工會主席,并在此崗位直至退休。彭老師一直以服務他人為宗旨,秉承著“多做事,做好事”和“承擔責任,多做貢獻”的理念,不計得失,不求回報,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彭老師認為,當下青年入黨,首先需要對黨有充分認識,初衷要正,不能為了入黨后的福利才入黨,而要真真正正想為人民服務。其次,要做好本職工作。彭老師說,作為學生,應當把學習放在首位。認真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再次,要學會團結協作。在他看來黨員不能只考慮個人得失,而應以大局為重,以集體利益為重。彭進老師的職業生涯都躬身于為人民服務中,我們應當向他學習,為廣大人民謀取福利,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鋪路架橋!
樸素而富含深意的話在采訪同學耳邊久久不去,如繞梁余韻,春風化雨,滋潤我們的心田。老一輩黨員的一言一行都充滿啟發和力量。所有青年學子應努力不負老師們的殷切期望,樹立遠大理想,做好學生的本分,培養自身能力,接過前輩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