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国产精品福利影院-色黄视频在线观看-色狐视频

李熙老師

2014-11-05 12:53:00 來源: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經濟與管理學院 點擊: 收藏本文

            教學取決于老師的責任心

——工商管理系李熙老師
 
【人物名片】
李熙,女,1984年生,遼寧本溪人,系新葡的京集團350vip8888經濟與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系講師。2012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擅長雙語教學和案例教學。曾在澳門科技大學指導碩士研究生論文寫作,在《宏觀經濟研究》、《澳門科技大學學報》、《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多篇。現為Academy of Management (AOM)、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IACMR) 、Asian Women Professionals’ Network (AWPN) 等學術團體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理論,組織行為學。
 
 
記者:我覺得您的課堂很特別,您會跟學生探討很多專業知識以外的內容,比如怎么學習英語、怎么裝修房子、澳門和內地人行為方式的差異等等。您愿意把平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和我們分享,學生也都覺得很有趣。這對您的教學有怎樣的幫助呢?
李熙:學習曲線理論表明,每節課開始上課和快要下課時是學生注意力的高峰期,上課到一半時間左右學生的注意力最為渙散,如果此時還是繼續給學生介紹枯燥的知識和理論,一味只是強調他們的邏輯思維理解能力,學生的學習效果將難以保證,甚至會出現對該課程學習的抵觸和厭惡。這時需要結合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易于他們掌握和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是經管類知識學習特別必要的一種手段。經管類學科跟理科不同,理工科是對公式或原理進行推導并加以練習,這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經管類學科的知識學生自己看也可以懂,老師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課堂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只是專門讓學生記住或背誦知識和理論;另一個原則就是通過課堂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記者:您的課堂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雙語教學,您自己是怎么看待雙語教學的?
李熙:由于我的受教育背景,所以比較為喜歡雙語教學的方式,無論對于學生和自己而言,都是一種很好的提高和鍛煉。另外,經濟與管理類的學科知識理論大多都是國外學者提出的,翻譯成中文后難免有些內容晦澀難懂,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而雙語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原汁原味地記憶和理解,最好可以養成直接用英文進行思考的習慣。同時,語言只是一門工具,多聽多讀多看多學,自然可以推動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我也會在課堂上跟學生講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
 
記者:在一次期中測試后,您對學生對待學習和考試的態度很不滿意,覺得學生在學習上死記硬背,只是應付考試,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不少學生的答案照搬書本,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思考。您是怎么看待現在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的?老師應該在這方面做怎樣的引導?
李熙:我不希望學生的學習只是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希望能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專業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我不喜歡學生考試的答案只是照搬書本上的理論,而是希望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分析,有自己的思考,能體現他們的思維過程,這樣推導出的答案才是我想要的。要提高這方面的能力,老師需要做一些引導。一方面老師要在明確教學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手段進行教學,例如案例分析、小組展示、課堂討論等,重在啟發和引導。另一方面,考查方式要靈活,期末考試、其中測驗、作業、小組展示、課堂參與等都要有分數比例分配,避免學生只注重期末考試的應付。雖然方法每個人都清楚,但是能夠組織好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還需要教師花很多的心思。然而,中國的大學大多都重科研、輕教學,對教師的激勵不足,很多情況下要靠自己的信仰和責任感。
 
記者:有的老師的課堂教學主要是灌輸理論知識,有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那您的課堂最主要的任務是什么?
李熙:我覺得應該是兩者的兼顧吧,而且這也跟學科有關,管理類學科除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論,還要結合實際。我的課堂如果三節課,一般我會用一節半的時間進行知識點的介紹,后面會有案例的分析或讓學生看相關的視頻,將理論知識和實際企業管理實踐結合起來,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個學期我嘗試以小組展示的方式進行案例分析,由于人數太多,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而且學生可能也只是對自己分析的那個行業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但接下來我會進行調整和多做一些嘗試。
 
記者:您在每一章結束時都會在幻燈片上展示一段話,主要是一些人生的哲理和感悟。
李熙:是的,這是我的一個習慣,那些話有的是我在書上看到的,有的是我聽別人講的,有的是我自己有感而發寫的。我希望學生在本科四年不僅只是學到專業知識,還要有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和規劃,對自己人生全面的思索。人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體驗,引導學生對人生的思考,我覺得這是作為老師的責任,不僅只是輔導員需要這么做,其實專業老師也有這樣的責任。
 
記者:相比其它一些課,從您的課堂可以感受到您在教學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而這給您帶來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李熙:我覺得老師對教學的投入主要還是看老師的責任心。現在大學老師的考核重點主要是放在科研上,學校的激勵也是側重科研方面,對教學的激勵是較小的,所以老師在教學上的付出主要還是內在的激勵作用。就像我在教學上做的努力能夠得到學生的喜歡,這讓我覺得做的事情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后記】
今年6月份已經邀請李熙老師進行采訪,因為時間無法協調,10月份才得以與李熙老師進行面對面的采訪。采訪結束,老師又自行乘坐校巴返回石牌校區,記者才得知李熙老師是為了采訪專程趕來。作為李熙老師的學生,不管是在采訪時,還是在課堂上,記者都能感受到李熙老師對學生的熱忱和對教學的責任,這著實令人感動。
 (撰稿:林靈音   審稿:張曉娜)